又到春节,整个去年只工作了三个月,状态不佳,失眠焦虑了大半年,平躺了大半年。读了很多心理学,脑科学的书籍,人在低谷困境中,应该从内寻找答案,寻找解决。我是一个极度敏感的INFP,这个被很多心里博主成为最惨的人格,最废柴的人格。infp注定孤独终老,现在的职场环境不适合这类人,不合群,他们不善交流,你社会搞艺术而不是编程,数学,你应该找个居家办公从此与世隔绝 ,你是个弱小林黛玉…
阿德勒告诉我,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自卑感和自卑情节,自卑感是人类的动力,它源于对个体的现状不满,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像贝多芬在耳聋后创作出《第九交响曲》,将生理缺陷转化为艺术的永恒。
而自卑情节,则是一种病态的心里,它让我们面对困难唯唯诺诺,遇到挑战选择放弃。这么多年,我从来不敢向喜欢的姑娘表达爱意,也从来不敢向大公司投简历。我不敢,我不行,我搞不定..
正如书中所言,自卑感可以激发我们的斗志,促使我们不断努力,提升自己,以克服自身的不足。然而,如果处理不当,自卑感也可能成为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,让我们陷入自我怀疑和消极情绪的泥潭。
《自卑与超越》提醒我们:真正的成长始于接纳不完美的勇气。就像日本金缮工艺用金粉修补裂痕,我们的缺陷经过智慧的淬炼,反而会成为生命最独特的光点。
合上书页,我忽然理解为何这本老书能穿越时空打动无数读者。它不是在教授战胜自卑的技巧,而是在揭示一个更本质的真理:人性的光辉,永远绽放在对自身局限的超越之中。那些让我们夜不能寐的自我怀疑,或许正是灵魂深处最珍贵的成长信号。
阿德勒告诉我们超越自卑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自己、理解生活,并努力追求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。
在这个精致的利己主义时代,我删掉了几乎所有的社交软件,因为我很容易到他人光鲜亮丽的生活进行比较,要停止与他人横向比较,增加和自己的纵向比较,真正的救赎在于走出自我中心的牢笼,当我们将个人命运与更广阔的共同体联结,自卑的坚冰自然消融。
- 本文作者: 东方觉主
- 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charon193.com/2025/01/03/zubeiyuchaoyue/
-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MIT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